Friday, May 28, 2010

印度之旅 -- 腳踏印度的第一天

有興趣知道我的印度之旅如何嗎? 我猜不同人問這道問題時,心中早各自有不同的設定答案。我可以想到時有幾類﹕
 
一、冒險家﹕「印度是不是很多富有文化色彩的古蹟?」
二、一般香港女生﹕ 「印度是不是很髒呢?」
三、朋友們﹕「他的家人對你好嗎?」(有朋友關心,好感動喔!)
四、經濟份子: 「隨著印度經濟發展,印度的新面貌是怎樣?」


好,與其在這裡逐日流水作業式寫我做了甚麼,抽出當中最特別的時刻再分類一下向大家分享。

***********************************************************************************
 
我到訪印度三星期,到訪最少七個大城市﹕Banaglore (班加羅爾)Hyderabad (海得拉巴) Delhi (德里) Gwailor (瓜廖爾)Agra (阿格拉)Mumbai (孟買),行程非常緊密。




這趟旅程,Cee 首先要在Hyderabad辦好簽證這些正經事, 我們順道拜會祖母們, 再到Gwalior Mumbai探其他親戚, 以及到 Delhi Agra觀光。 當然,全程的重點就是他的 Thread Ceremony 和堂妹在Hyderabad的婚禮。

切從Bangalore開始。 Bangalore 是印度科技重心,有人說它是「印度矽谷」,很多外資企業都在這裡開設分部。Cee爸爸因為在這裡工作所以我們第一站要到此會合。正確來說,我應該稱它為 BanguluruBangaluru 其實是這城市原來的名字,當印度成為英國殖民地後,大英把為改名為 Bangalore。近年,印度的政治圈倡導恢復舊名以振國家主義。我個人認為與其花那麼多唇舌去討論應否將城市易名,不如用那些時間去研究怎樣解決基本民生問題。

幾經數千里飛程,我終於第一次踏進印度的國土!那時已經是凌晨時份了。

我倆要算是最後幾個入境的了,很意外地,我入境異常順利,入境官員一句問題也沒有,不像美國入境般麻煩。相反Cee是本地人, 我等了又等,差不多三十分鐘他還未過關。為什麼?就是他的護照照片出事了。

入境官看了看照片問Cee﹕「先生,這是你的護照?」
 Cee說﹕「對。」
 官把護照內頁翻了又翻,又回到照片那頁﹕「這不像你。相中人很瘦。」
Cee有點不好意思,苦笑道﹕「是的,我增了些磅數。」
官還是不肯放人﹕「可是你好似增了最少有十幾二十公斤。」
Cee惟有投其所好﹕「是呀,我想還要多一點。」
官又問﹕「相中人的頭髮長些,又留了鬍子,先生?」
Cee連忙解釋﹕「 我工作需要見客,剃掉鬍子會予人專業的形象。」
官還是滿帶懷疑﹕「不是吧,photo not matching呀,先生。」 

這段對話重覆幾遍,該入境官又找了幾個同事和上司幫忙。最後,他們竟然接受Cee的美國駕駛執照作第二份身份証明文件放他走。實在太逗了!Cee的護照有十年了,當然相片也是十年前照的,身材有異,不足為奇。雖然Cee確實比以前胖了,也不至於完全不像相片,轉換造型又很出奇嗎?

我們算是終於可以走出大堂,他的爸媽、弟弟和表哥早已到了機場歡迎我們,他媽媽還很sweet,還買了一束鮮花給我呢。 


抵了他爸媽家,聊聊天,數小時又要上路了。

我們要乘坐通宵火車往 Hyderabad—他的老家出發。印度的火車是這樣的﹕長長的車廂以用牆分隔著,相連著走廊,間隔之間沒有門。每間隔的牆均有三層牀—上、中、下,上層與中層牀平時被摺疊起來,到睡覺時才攤開。不睡覺時,大家就排排坐坐在下層牀上。與陌生人近距離分享坐位及牀位對我來說太新鮮了。

我們一行六人,但座位分佈不是完全連在一起,令我們要跟其他乘客坐在一起。Oh God, what a night。我最討厭就是跟街上的陌生人近距離接觸,尤其是有身體接觸,當中以手臂踫手臂最為噁心,所以我為我們太遲訂票而乘不到頭等車廂而有點不高興。在那麼多陌生人的環境睡覺,很缺乏安全感,實在難以入睡,我只好看書,偶然會看到地上有「小小強」在地上爬過。太累了,再撐不下去,我不知不覺睡著了‥‥‥突然,我感到有東西跌落我身上,是「小強」嗎?我反射地尖叫起來。原來只不過是一塊小紙皮,我的尖叫卻吵醒了好幾個人 ‥‥‥

噢, 這只不過是印度之旅的第一天,我急不及待下次再分享我的見聞!



http://takemoreshower.blogspot.com/








  (圖片來源﹕http://www.paradiseholidays.com/train-tours/indian-train-tour.html)

Wednesday, May 12, 2010

Cee學中文


今日可以解釋一下何解這個博客以「Take More Shower」為名。

某星期六,我帶CeeChina Town見朋友StephenStephen是一個很有創意的人,經常以諸多鬼主意去為他遠在香港的女友營造驚喜。他知道我快要第一次帶Cee回港過農曆新年,他毫不猶豫給我們獻計中文新年祝賀語。在此感激STEPHEN

自那晚,我開始隔日給Cee標杷式的課之新年見家長廣東話‥‥我教他怎樣稱呼我父母﹕世伯﹑伯母,教他說一些「恭喜發財」﹑「身體健康」這些老少咸宜的 吉祥話。無奈,進度不見起色,學會了下之又忘了。

有一天,他突然克服了難關,通過我給他的小測驗!! 

他告訴我他的秘訣 ﹕「Take more shower……

「吓?甚麼?」

「伯母 = bath more。


「哈哈哈哈哈哈!」


 我笑到肚子痛了…. It literally made my day =)
 

http://takemoreshower.blogspot.com/

Sunday, May 9, 2010

我學Telugu

向朋友或同事介紹Cee的常見問題之一﹕「你有沒有教他講中文(正確來說指廣東話)?」

我每次都是這樣回答﹕我們一直認為這是好公平的——我學Telugu;他學廣東話。只不過我有少少好處,他大部份家人能說流利的英語;而我爸媽的英語水平近乎零,他是一定要學講,而我嘛,門檻太低了,略懂一點就可以過關,逗他家人開心。哈哈﹗

以下就是一些很基本的Telugu例子﹕
你好 - “Namaste” (Hindi)/ “Namaskaram” (Telugu)
好多/非常 – “chaala” (Telugu)
少少 – “Kunchum” (Telugu)
夠 – “Chalu” (Telugu)
肚餓 – “Akali” (Telugu)

當然,我還懂得多一點,只是這些字是我字典裡最常用的。在我印度之旅期間,最厲害的字要算是「Chalu」了。為什麼?因為他婆婆是100%的甜心,她的強項就是在吃飯時幫人加餸。一句「Chalu」可能(暫時)阻止到她,不過,一不留神,她就會再度出擊,回過頭來就知離開飯桌還需多時。大家千萬不要誤會以為飯餸不好吃,婆婆的菜咖哩是我暫時吃過最合心的,不過加了餸就要加飯,往往吃得肚皮脹脹,完全不能動。因為每個人都試過「被襲」,所以女生們(我和他的表妹們)吃飯時有意無意都用雙手護住碟子。現在回想起那個情景挺好笑的。

老實說,Telugu——泰盧固語(印度東部德拉維拉语言)是一個極難的語言。我要完全學會讀寫說聽是IMPOSSIBLE!它就像法文一樣有很多時態和性別字。聽說,Telugu又叫Italian of the East,不是無道理的。最初,我老是認為一定要征服它,畢竟這是Cee的母語。於是我在網上四出打探,在Amazon買下這本叫《三十日學好Teglugu》("Learn Telugu in 30 days")的東東。

書一到手我便興致勃勃地做功課起來!誰知,Telugu有三十六個聲母﹑十六個韻母,還有不同的書寫形態……

學了一兩個星期怎樣也記不住一半的聲母。我投降了!只要能說基本的,我就心滿意足了。

還是中文比較容易。沒有時態,要是過去式,加個「已經」﹑「了」字;要是將來式,加個「將」字﹑「會」字等,名詞﹑動詞又沒有性別之分。簡單清楚。最重要的是我們不需借用外來字去表達新概念,新詞往往是用現成的字拼湊而成的,而且是富有意思的,例如﹕Computer = 電腦(電子的腦袋)。就是這點,足以使我為自己懂中文而感到自豪!

http://takemoreshower.blogspot.com/ 

Sunday, May 2, 2010

他的名字

Well, 他的名字在我朋友圈引起很多疑問︰「Cee?」 Who the heck is he? 這當然不是他真名啦!早前剛訂婚,他在Facebook上仍是「Cee」 所以relationship status一改,女友就問︰「Cee?誰來的?你為什麼不打電話告訴我?」 哈哈,她居然被我嚇倒,以為我另結新歡,其後才知道一場誤會,原來Cee跟我之前帶跟她見面的男友是同一人。

很多時候,印度人的名字對外人來說都充滿挑戰性,即使聽了幾遍都未必唸得出來,更不用說要串寫又或記住那些名字。特別是南印度人, 他們的姓氏都偏長,有時連名字也長。因此,像很多人一樣,當我未婚夫出外晚飯時訂位,都會留個假名好讓對方易寫易讀,那就不用大花唇舌去重覆解釋,重讀自己名字幾十遍,亦同時避免了對方尷尬︰「對不起,I didn’t get your name。」下次如果你碰上印度朋友留假名David又或者Peter,你就知道是甚麼一回事了。

在某些情況下,你對假名又有另一種感覺。如果你身在美國,你可能有類似的經歷︰你打電話去銀行客戶服務熱線,然後聽到那邊廂的客戶服務主任耳熟能詳般說 「Good morning, thanks for calling xxx. My name is Peter. How can I help you?」 喂,等等,我明明聽到很重的印度口音,不要扮叫Peter好不好,我知你不是! 實情是有些公司把電話中心服務外判到印度,但又想掩飾外判這件事,那麼客戶就可以安心點,避免產生sub-standard服務的印象。 他們認為客戶服務主任用常見英文名會為顧客增添一份熟悉感。有效與否,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如果顧客同是印度人又認出口音時,那個對話頓成笑話。 我 fiancé 說 他有時很有衝動想說「喂,come on,我知你不是Peter。你真名是啥?」

話雖如此,世上真是有叫常見英文名的印度人,他們都是基督教或天主教教徒,我認識的都有幾位。Russell Peters— 加拿大一位著名楝篤笑Comedian 就是好例子。在他其中一個演出,他也承認很多人不相信這他千真萬確是他的真名。「There are so many fine women in India; can you believe it if there wasn’t some sort of mingling between races during British rules?」 這令我想起香港有很多明星的名字︰黃秋生原姓Perry﹑莫文蔚本姓Morris……

http://takemoreshower.blogspot.com/ 

相親現象

訂婚以來,大多數朋友都有以下的反應:「嘩!好快啊!」

沒錯,對一般人來說,拍拖至訂婚只有一年多,在現今社會 (尤其是香港),確實算快。某友人更曾以「神速」來跟我開玩笑。我猜,在一部份人的腦子裡,曾經有兩秒想過「難道米已成炊?」大吉利是!錯﹑錯﹑錯!我錯誤地以為大家都了解印度人的文化。

  大部份印度人而言,沒有談戀愛這回事。即使現在,經濟對外開放,發展迅速,自由戀愛不可以說是主流。多數人會選擇採用相親的形式為子女尋找合適對象,以南 方人尤甚。Arranged Marriages。還有,他們會跟首選同宗族(caste)的成婚,如果能夠是同一條村,就最好不過了。這大概可以簡略地交代當初為什麼要經歷重重障礙 去羸取他父母和家人的接納。

Arranged marriages 是這樣的︰ 當父母認為子女是時候結婚,他們會到處打聽有沒有人可以介紹一個背景適合的未來新抱﹑未來女婿人選。我認識的圈子內最常見 就是男生在美國工作,仍居住在印度的父母找好對象後年輕人就開始談長途電話,兩情相悅的,發展可以很迅速,兩三個月,甚至兩三個星期就會訂婚,不久就結婚。有些誇張的 (更正︰只是在我們眼中是誇張的),由見面到結婚也不過是數天的事!我記得在公司的迎新活動上,有一位印度女同事自我介紹時說她跟丈夫第一次見面就在結婚 當日!莫以為她年紀大是上一代的人,她才大概二十尾三十出頭。相信大家開始明白印度對婚姻過程是怎樣,亦可以想像到Cee的父母和長輩的想法「交往了超過一年的時間還不訂婚,兩個傢伙究竟在等啥?」一日不訂婚,他們就不會放心。如果我們即日結婚就最好不過了。

說回話題,Arranged Marriages,以下就是一些在美國網頁找到的「廣告」。在印度,一般報章都有特別專頁放這類廣告。

Telugu [language]  Kamma [caste] parents of a tall pretty 25yr old, US born & raised daughter invite alliance from a 26-30yr old, well educated, professional male, who is minimum 6’1” tall, born & raised in US. The girl has completed post grad and is currently working in East Coast.

〔這個是比較明確的例子。沒有寫 Caste no bar」,我們姑且可以猜他們想找同宗族的〕

Brahmin parents invite alliance from well educated handsome boy US born for their very fair beautiful , never married daughter, 41yrs, MBA from London, raised in USA and US Citizen. Caste no bar.

〔又是「fair and beautiful」。差不多每個廣告都是用相若的形容詞去形容自己的女兒,所以很難說有多準確。在印度,人們都很在意皮膚的顏色,單從Bollywood很少黑皮膚的明星就知道了。

離婚被視作對家庭的羞辱,因為男生年齡早已達適婚年齡仍未娶,所以要特別注明從未結過婚。〕


Seeking alliance for handsome 24 y/o son, MD in residency. Interested only in Reddy [caste] girls 20-23 who are family-oriented, simple, and pretty.

〔很可能美國的父母擔心未來新抱太洋化,所以要特別強調家庭觀念。 有一點我還是摸不明白,為什麼那麼多廣告用 simple and pretty」來形容理想新抱?〕

http://takemoreshower.blogspot.com/ 

Saturday, May 1, 2010

博客開幕了!

大家好,我叫 E!今年廿六歲,我在芝加哥工作認識了我的未婚夫Cee,他來自印度,老家處於大城市Hyderabad。

不久之前,我隨Cee到了他祖國拜訪了一趟,參加他堂妹的婚禮。除了無名指上多了一只戒指外,這旅程為我帶來另一番體會。這些點滴源自近年高速現代化的發展衝擊著幾千年的文化,對無論是僑居者﹑外來者都有著前所未有的啟發。

自我和Cee約會,我很好奇想知道我們將來是怎樣的。文化上有啥差異?有啥考驗?我在網上不斷地搜尋參考例子,發現有關中國人跟印度人愛情經歷著實不多。西方人跟印度人的故事倒不少。可惜他們所碰到的難關很難套用在我和Cee身上。比如說,印度父母多會用上宗教理由(印度教 Vs 基督教)為由作論點。我又不是熱衷宗教信仰份子。有些還會一竹槁打一船人,把西方人不忠和高離婚率與子女的選擇混為一談。到現在,我都不太清楚印度人怎樣看中國人。我希望有人會寫一些我可以對應﹑學習的故事。

「你們會不會……?」 是我倆朋友們口中常出現的句子。對我的朋友來說,印度是個帶有神秘色彩的地方;對Cee的朋友來說,自由戀愛和跟非印度人結婚是十分新鮮的概念,於是我決定寫這個blog,打開印度的神秘面紗,亦為好奇者經歷我們的旅程。

為什麼blog的名字叫「Take More Shower」?留待稍侯分解。Stay tuned!

http://takemoreshower.blogspot.com/